2020 年 11 月 21 日
雲端儲存有哪些優點?如今,幾乎每個人都在使用某種形式的 雲端儲存。如果您使用具有雲端存取的照片服務,那麼您正在使用雲端儲存。同樣,Dropbox、OneDrive 和 Box 等文件儲存工具也都使用雲端儲存。幾乎所有協助我們存取資料或在多個裝置 (例如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 同步檔案的工具,都是使用雲端儲存。隨著雲端儲存的普及,企業是否也能從中受益呢?
大多數情況下,答案是肯定的。雲端儲存提供了許多獨特的優勢,使其成為企業更智慧且高效的資料儲存選擇,包括以下幾個優勢。
網路支援和工作環境的數位化持續為我們提供更多的靈活性,消除了存取資料的限制 — 無論是地點、時間還是裝置類型。本地資料儲存受限於其可存取的方式,無論是透過單一電腦的硬碟或是儲存區網路系統。
為了創造能與雲端儲存競爭的可存取性,本地儲存必須連接到具有大量容量的網路裝置,這樣無論位置為何,檔案傳輸效率都能保持穩定。此基礎架構必須在不停機的情況下提供服務並進行維護,同時考慮資料安全要求。隨著雲端儲存提升我們個人生活中的資料存取能力,我們也期望在工作場所中能享有相同的便利。要提供這樣的便利,可能會產生成本,但隨著規模效應的體現,也就變得更具成本效益。雲端儲存擁有規模優勢,因為雲端儲存提供商支援多個客戶,而非單一企業。
為了提供隨時可用的服務,儲存解決方案需要具備高冗餘性,不僅要應對設備故障,甚至能處理災難復原情況,還要能應對儲存使用量激增的情況。確保高冗餘性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冗餘性需要超越實體儲存媒體,擴展到伺服器、網路、電源供應,甚至是資料中心。此外,企業還必須考慮高效的資料備份與復原,以降低資料損壞的風險,同時監控並偵測可能影響資料完整性的事件。
由於雲端儲存提供商的整體商業模式依賴於持續的可用性,因此從一開始就將冗餘性建構在服務中。雲端儲存服務還根據可用性 (還有冗餘性) 提供不同層級的服務。
與冗餘性一樣,資料安全一直是雲端儲存提供商的主要考量,也是其業務模式的一部分。如果提供商未能提供安全保障,就會失去客戶。畢竟,若提供商無法或不願提供資料保護保證,客戶是絕不會將資料交給他們處理的。
那麼,雲端儲存是否比本地儲存更安全?雖然有可能為本地儲存建立相當的防禦設置,但持續的配置調整、維護和升級需求需要專業技能,確保設置正確並具備執行預防措施的能力,以減少或防止安全漏洞。所有這些都需要花費成本,而在組織內面對其他預算需求時,若資料儲存並非主要賣點,獲得資金將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
對於雲端儲存提供商來說,擁有確保資料安全所需的技能和資源對核心業務的成功至關重要。因此,雲端儲存會持續受到監控、進行維護和改進。本地儲存可能被認為比雲端儲存更安全,因為其仍然是獨立的。然而,當本地儲存成為攻擊目標時,安全問題的風險會更高。
為了能夠在儲存的內容上進行協作,必須擁有一個主要的內容副本。這意味著所有協作者必須能夠存取內容。隨著現今業務愈加分散,支援分散式工作並與合作夥伴、供應商及客戶高效協作的需求比以往更為迫切。
雲端儲存是理想的協作工具,因為它能讓所有有權限的使用者平等存取檔案。對於成員在不同地點或時區工作的任何團體,雲端儲存成為理想的協作解決方案。雲端儲存還能夠在團隊或組織之外進行協作,允許您控制檔案存取權限,而無需授予使用者進入您的私有網絡,從而避免將系統暴露給不需要存取權限的使用者。
雲端儲存提供商的成功與成長直接受其擴展儲存容量能力的影響,這樣才能隨時為客戶提供可用的容量。這意味著需要投資於先進的技術,確保隨時可提供容量。然而,非儲存提供商的企業無論使用何種類型的儲存 (物件儲存、區塊儲存、檔案儲存、備份儲存等),都需要根據當前需求和近期預測來購買儲存容量。這樣的企業通常無法獲得足夠的支持來投資更昂貴的技術,以應對未來的增長需求。
雲端儲存提供商與儲存供應商達成協議,甚至可能建立自有儲存能力,以確保設備的交貨時間最小化。對於較小且需求不頻繁的本地儲存設備購買,交貨時間通常較長,這意味著擴展本地儲存的能力會受到企業預測增長並為之準備的能力所限制。
對於雲端儲存提供商來說,規模化運作不僅能節省成本,還能為客戶長期帶來成本效益。資料中心中的本地儲存意味著需要支付維護、監控、故障排除及必要的硬體購置費用,更不用說還要支付擁有不同領域專業知識的員工薪資。不論實際使用的儲存空間有多少,這樣的營運模式會帶來固定的每月成本。
採購硬體和替換材料會產生資本支出,這需要考量的不僅是當前的容量需求,還有未來的需求。使用雲端提供商後,這些開銷被打包成可預測的月費,從而根據預期的服務等級協議為 IT 效能規劃一致的預算。這意味著提供的儲存量會直接與當前需求掛鉤,而非預測六個月或一年的需求。如果組織的成長速度低於預期,那麼儲存的資料量將緩慢增長,並且成本也會根據使用情況緩慢增長。相對於本地儲存,這樣需要支付更多的前期成本,如果增長速度低於預期,那麼投資的價值將無法實現,實際使用的資料儲存成本反而會更高。
科技是強大的推動力,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了誤用與濫用的風險 (無論是偶然還是故意的)。在法律方面,目前已經發展成涵蓋資料儲存與隱私的廣泛法規,並且規範不斷增多。企業規模越大,需遵守的法律就越多,對於全球企業來說,要求就進一步提高。
例如,儲存信用卡資料的公司必須遵守支付卡產業 (PCI) 法規。PCI 合規要求長達數百頁,且公司必須支付合規檢查費用。儲存個人資料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規範可能會根據不同的州、國家和地區有所不同。這些規範可能包括對資料儲存地點的限制。因此,一家希望使用本地儲存的全球公司將需要在全球設立資料中心。
雲端儲存提供商必須遵守這些規範,為客戶提供有效遵循這些規範的方法,並透過定期的稽核展示最高的合規標準,才能保持競爭力。
檔案資料與備份資料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儲存檔案和備份的方式有多種,從將資料儲存在資料中心的常規儲存設備上,到將可移動媒體複製並儲存在遠端位置。每種方法都有其優缺點,但由於備份或檔案資料通常需要隨時可用,存取速度始終是關鍵因素。
除了所提供的冗餘級別外,雲端提供還透過將資料儲存在多個遠端資料中心來應對災難復原需求。除了風險降低,使用雲端儲存提供商來儲存檔案與備份資料,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存取方面的影響,並在必要時實現簡便的容錯移轉與資料恢復。
在我們討論過的雲端儲存多項優勢中,有幾個常見的主題多次出現。
只有一種情況下,雲端儲存無法運作,那就是無法依賴網路的情況。然而,這種情況僅適用於那些無法容忍任何外部連接的系統,例如核反應器的控制系統。但即便是管理此類系統的機構,也有可以安全連接到網路的輔助服務。
最後,雖然雲端儲存解決了許多有關資料儲存與管理的問題,但設定誰能查看您的資料的規則至關重要。正如本地儲存一樣,只有客戶才知道什麼適合他們的業務。這是因為客戶不希望其雲端儲存服務提供商看到公司資料並為公司做出這些決策。